日期:2025-04-20 16:24:02 标签: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鲁迅《野草题辞》
这是一个从死亡反证存活的故事,一个借朽腐对抗空虚的故事,一个通过投身失败来对失败证伪的故事,它弥漫着大悲凉,也深藏着大欢喜。
他本人的存在价值仿佛仅仅是为了陪衬“他们”,以显示“他们”才是强悍的、磊落的、高尚的,所以他才会长久地憋闷,憋闷得让他忘了自己也是能发光的。—杜湘东《借命而生》
2025年开年仿佛是一场悬疑剧的盛宴,各个平台的悬疑剧是一部接着一部,让人看的眼花缭乱,不过得说数量虽然确实增多了,但是这质量还是有限的,口碑优质的还是少。
以前两个月完结的作品为例,被大众报以厚望的《黄雀》《棋士》《沙尘暴》《乌云之上》,也就《沙尘暴》口碑做到质量上等。
《棋士》和《黄雀》都因叙事或者逻辑差了一口气,至于迷雾剧场推出的“乌云”则是让观众感觉到粗糙,生出桃厂的迷雾剧场已经徒有虚名之感。
要知道近些年可是桃厂的迷雾剧场开启了悬疑人性年代剧的先河。
它以《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一时间口碑无量,之后随着《无证之罪》《平原上的摩西》等作品人人称道,一时间桃厂的“迷雾剧场”成为了大众心中悬疑剧的顶级“圣地”。
可惜近几年迷雾剧场有些拉垮,好作品乏陈,年前的《漂白》《风中的火焰》虽然热度不小但是都徒有其形,到了“乌云”更是连形都不具备了,不过就在大家对迷雾剧场有些失望时,观众心中迷雾剧场的定海神针—“秦神”带着他的作品归位了。
被大家亲切称为“秦神”的秦昊算是好剧标配,可以说但凡他在的剧口碑都差不了。
而且他对迷雾剧场还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迷雾剧场难得的几部高分剧几乎都是秦昊参演的作品,《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三大队》……
因此影迷戏称秦昊就是迷雾剧场的神,而且除了秦神,迷雾剧场的这次作品《借命而生》导演和原著剧本也都很强横。
导演陆川,绝对犯罪剧王牌导演,他作品有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豆瓣评分8.5的《黑洞》,有精品影作豆《可可西里》豆瓣8.9,还有和姜文合作堪称佳作的《寻枪》等,可谓实力不凡。
而剧本的原著是获得过鲁迅文学奖的石一枫所作,号称中国版的《悲惨人生》《肖恩克的救赎》,有读者评论读完原著让灵魂都被深深震撼。
所以这一次迷雾剧场又要出“神仙作品”了。
《借命而生》
果不其然,剧一上映只靠三集热度就爆了,央八收视第一,热度全网夺。
《借命而生》以1980年代至2008年的中国社会变迁为背景,讲述警察杜湘东与逃犯许文国长达二十年的命运纠葛。
陆川执导、秦昊、韩庚、钟楚曦主演,将这一场关于执念、救赎与时代烙印的故事搬上了荧幕。
这部作品既是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凝视,也是对集体记忆的复刻,更是一场关于“何以为生”的哲学叩问。
剧可以说延续了小说的紧凑节奏,以十四集短剧形式浓缩呈现。
而导演陆川擅长的冷峻美学与迷雾剧场的悬疑基调真正是相得益彰,而从片段能看出来在之后紧张刺激的越狱戏,浓雾笼罩、矿山追捕,正邪对立,尽显质感的粗粝真实,在极佳的音乐音下让观众感受到了极强烈的视觉隐喻。
这部剧开篇狱内刻画人物,真的格外真实,简直一比一再现了那个年代的监狱情形。
而秦昊的表演一如既往的出彩,眼神动作神情无一不在线,看的人那个舒服。
可以说他非常形象的刻画出了杜湘东不同时期不同的状态,年少意气风发,受到落差时的失落,听到许姚是杀人犯后的眼神突变,秦昊都演的非常到位。
而韩庚在这部剧真的算突破了偶像桎梏,最初入狱时的敏感小心,到之后脱身后邪魅,再到之后的悲悯兼具的复杂气质重塑了许文国。
而史彭元饰演的姚斌彬也特别真实,这位小演员的灵性从《隐秘的角落》就开始了,他的戏非常出色。
这里面钟楚曦饰演的刘芬芳也很好的还原了那个年代的女性之美,那种带着记忆照片的青春美好,一颦一笑都格外引人。
而整部剧来看从布景设计上,1980年代的蓝布工装、老式皇冠轿车,各种老式的物品真是非常的到位,剧集可以说以考究的美术设计复刻时代印记。
在剧情上,姚斌彬母亲家中汇款单的线索、六机厂改制风波等细节,不仅仅推动剧情,更是让观众窥见了当初那个时代下岗潮的集体创伤。
秦昊饰演的主角杜湘东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陨落”的缩影。
一个警校高材生结果被分配到郊区看守所,本来就有职业落差结果又遇到了越狱事件,双重打击之下让他将全部人生意义都寄托于追捕逃犯许文国。
这场执念既是他的职业污点,也是他的精神枷锁,二十年间,他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沦为“一事无成的追捕者”,甚至与妻子刘芬芳渐行渐远。
而韩庚饰演的许文国的形象也是复杂而立体的,他因盗窃入狱、越狱逃亡,却在矿难中救下三十余人,之后又从逃犯成为了企业家,身份不停的在变换,可是他身上却始终背负着兄弟姚斌彬的牺牲与对姚母的责任。
他的“借命而生”既是物理意义上的逃亡,也是精神层面的重生,他的成功背后是时代的机遇与个人的挣扎,而最终的自首则是对原罪的直面,亦是向命运交还“借贷”的勇气。
姚斌彬是故事中隐形的灵魂人物,他以生命为代价掩护许文国逃亡,成为两人命运的“精神纽带”。
他的存在让杜湘东与许文国的对抗超越了法律与道德的二元对立,升华为对生命价值的共同追问:
“借他人之命而活,是否意味着另一种形式的永生?”
理论上来说“追捕”的情节是悬疑作品的一大看点,对于大多数悬疑警匪作品来说,惊险刺激的“追捕”似乎都应该是华丽的悬疑跌宕和扣人心弦,然而《借命而生》却仿佛有意无意地反其道而行之,一切与华丽无关。
之所以说其与华丽无关,是因为它将这场追捕揉碎在了二十年的“沧海桑田”之中,使得追捕被弱化了本身的字面概念,成为了某种升华后的象征。
从上世纪的1988年一直延续到新世纪的2008年,二十年的沧桑巨变被巧妙揉碎在一场旷日持久的追捕当中,对主角是二十年执念,可人间已是沧海桑田。
初学成语,“沧海桑田”这词儿是形容世事变化的巨大,小时候并不够完全理解,直到毕业后,工作、结婚、生子,然后再回首,二十多年,周围的一切包括自己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部《借命而生》就是以二十年时间跨度,串联起了父辈那个价值观巨变的年代。
国企改制、矿难频发、下海经商……一起起改变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时代的变化在微小的个体面前是那样的波澜壮阔雄伟浩瀚。
石一枫通过许文国从机械厂工人到企业家的崛起,来暗示改革开放初期草根阶层在资本浪潮中的挣扎与机遇,又通过杜湘东的坚守则感叹那些年体制内个体在时代巨变中的无力与伤感。
两个完全没按着自己初始方向发展的个体命运,却残酷的撕开了社会转型的裂痕,揭示了“成功者”与“失败者”的界限其实往往由时代偶然性划定。
杜湘东与许文国的关系,暗合《悲惨世界》中沙威与冉阿让的经典对立,却更具中式现实主义色彩。
杜湘东追捕的不仅是逃犯,更是对自身职业信仰的证明;而许文国的逃亡则是对体制不公的无声反抗,之后在矿难救人、企业“原罪”等情节,也是进一步拷问时代下法律与道德的边界:
当制度无法庇护弱者时,个体的“越轨”是否具有正当性?
在姚斌彬母亲拉扯下长大的孤儿许文国,最终却借了姚斌彬的一条命。
然后他用这条命咬着牙在命运的挤压下活出了一个人样,而他蜕变的过程却与整个时代的变革深绑在了一起,时代如山,人如沙砾,没有人可置身事外。
时代变迁的宏大叙事与个人命运跌宕起伏的结合,必然夹杂着浓浓的岁月情怀,每个人都不是长生不老的,每个人的青春也都会逝去,梦想也会消逝。
而《借命而生》就给了我们一种夹着回忆的混合体,在时代的沧桑巨变中,在青春的怅然逝去中,在梦想一点点消逝中,给了我们去看一个念想。
剧中的所有角色既是时代洪流的受害者,也是时代的主动参与者,他们的选择折射出个体与历史的共生关系。
《借命而生》的终极命题,或许正如石一枫所言:“世间没有后悔药,但人总能借信念重生。”
当2008年的烟花照亮北京夜空时,那些被命运裹挟的伤痛与执念,终化作对生命的敬畏与宽容,这部作品提醒我们:真正的强者,未必是命运的征服者,而是能在灰烬中看见光的人。
《借命而生》本质上就是在讲一个失败者的故事,当然关于失败者的文艺作品也不少,但是一般都是写失败后之绝望者,写失败之黑暗者,写时代之阴影者多,写因黑暗而知光明的失败者少,更何况失败者还能当英雄者那更是凤毛麟角,所谓“成王败寇”众人之观。
可石一枫走的就是贼稀少的那条路,这一部“借命”写透了英雄末路、硬汉穷途,写透了个人在大时代中的无力与渺小。
成功与失败其实都是时代的红利,而个人的梦想与命运也不过都是时代的赠与予。
小说中末尾有一句话很形象:“日光明媚,看不见火,只有一条黑色的痕迹在纸上不紧不慢地啃食”。
失落崛起又跌落的许文国,在这一场人生起伏之末或许也忆当年,想起当年和好兄弟姚斌彬偷着钻研机械和汽车发动机时的场景,那会他们最纯朴的梦想可能就是:时代巨变时,他们正当年轻,如果早做准备,他们一定能让自己成为最“有本事的人”。
而彼时馋扶着徐文国的杜湘东或许也在念着当年初出茅庐的自己,那时青春正好,阳光年少,正气满满都是希望,那时的杜湘东恐怕梦想是如何拥有一个荡气回肠的刑警人生。
因此《借命而生》是跳脱了警匪对决的俗套,以悬疑为表、人文为里,探讨更普世的命题,也反讽破碎青春留给时代的烙印。
最后许文国的“借命而生”与杜湘东的“借追捕而生”,本质都是对生存意义的寻找,也印证了罗曼罗兰说的那句话: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仍坚持“活着”并且热爱生活的普通人。”
勤学知装修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2008-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勤学知装修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4095045号-10 本站CDN加速由【京策盾高防CDN】提供